个人资料

zht

赵桐:名“晗”,字“桐”,英文名“Joshua\"。从事商务贸易。 

文章数量:386

点击人次:3141135

博文分类
搜索
最新评论
阿桐传福音[三十二]:《圣经》对末世的预言[3]

我的日志

3. 《圣经》预言饥荒增多

  主耶稣说:“多处必有饥荒。”

  3.1 世界人口增长对粮食产量等的挑战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粮食专家在 1987 年 10 月的统计:当时世界人口已经增加到 50 亿人,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每天都吃不饱;在亚洲和非洲等地,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饿死。这些粮食专家指出,地球只能容纳 60-80 亿人居住,如果世界上的人口无法控制,有一天,全球大饥荒必定会来临。

  《世界了望杂志》( World Watch Magazine ) 在 1995 年报导:在过去三年里,世界粮食“消费量”都超过“粮食产量”。并且提示,今后几年全球粮食短缺,将会越来越严重。在联合国粮食组成立 50 周年的座谈会中,有一些代表警告说:未来和平所受的威胁,将因“粮食不足”而引起。

  1994 年 8 月 8 日,世界银行发布其研究报告,全球人口总数在 35 年之后将达 85 亿,中国人口将增加到 15 亿。并说,今后 20 年间,平均每 12 年,全球会增加 10 亿人口。世界银行行长路易斯 T. 希瑞斯顿感叹地说:“谁来提供这些人口食物与住房?他们如何接受教育与就业?”

  2001 年 2 月 28 日,联合国的一项最新报告指出, 2000 年中世界人口达 61 亿,每年增加 1. 2% ,或 7 千 7 百万人。 他们预测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达 79 亿至 109 亿,中间数是 93 亿。

  不但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给全球的饥荒带来灾难,而且全世界粮食的生产量,正在严重地受着太空被破坏的影响。

  3.2 太空受污染对农作物等的危害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 神如何创造了这个美丽的大自然:

  1 起初 神创造天地。 6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7 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 8 神称空气为“天”。 ...... ( 创世记第 1章第 1、 6、 7、 8节 )

  神称空气为“天”。 《圣经》英文翻译本把 神创造的空气翻译成: Firmanent 。这个词在英汉辞典里解释为“苍天”。在气象学上被称为大气层( Atmosphere )。它经过太阳光的折射,便从光谱上反映出“蔚蓝色的天空”,美丽且柔和,它常常是文人笔下的美景。可见, 神的慈爱和大能,还可以从气象物理学( Meteorolgical Physics )中彰显出来。

  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分析,空气(Air)的化学成份有两大类:1)浓度不变的气体,它由氮(N2)、氧( O2 )、氢( H2 )、氦( He )、氩( Ar )、氖( Ne )、氙( Xe )、氪( Kr )和一氧化氮( N2O )等所组成; 2 )浓度会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气体,由水汽( H2O )、二氧化碳( CO2 )、臭氧( O3 )、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 NO2 )等所组成。空气中的氮是生物蛋白质的总来源;氧是水的重要成份和生物呼吸及救命气源;二氧化碳是全球气温的调节器;而臭氧层( Ozone Sphere )则是吸收太阳有毒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挡箭牌; ...... 造物主配出了这种精密的“处方”( Prescription ),赐下这一个完美且周详的大气层,使得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赖以生存。可以说,如果没有大气层,便没有万物的生命可言。

   根据大气的物理结构,空气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四层: 1 )对流层( Troposphere ),气象的变动,即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使气体中各种化学成份被 “ 搅匀 ” 而均匀地混合起来。它对维持地上的正常气候、人类和生物的呼吸,空气中水汽对大地的滋润,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来自太阳的红外线( Infrared Radiation , 称为温室气体 -- Greenhouse Gas )等有着重大的意义; 2) 平流层( Stratosphere ),空气水平流动, 神在这一层里创造了一个非常奇妙的臭氧层( Ozone Sphere ) ,臭氧(又名过氧),这个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奇特分子,它能吸收来自太阳波长为 230-350nm (毫微米)的紫外线。 这种紫外线甚毒,会危害人体以及其它生物身上的去氧核糖核酸( DNA ),从而引起白内障、皮肤癌、人体免疫系统破坏继而引起各种传染病的蔓延,如霍乱、鼠疫、爱滋病、流行性和病毒性感冒等;植物枯萎;海中生物病变等。如果没有这个臭氧层,人类和世界上的一切动植物和海洋生物等将无法生存; 3 )中气层( Mesosphere ),空气在此层已经很稀薄; 4 )电离层( Ionosphere ),空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在这一层里处于离子状态,它是一个电子和离子并存的空间;其功能之大,难于测度。它可以吸收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射线;同时,它也是人类洲际无线电通讯的电波反射介面,使电讯的工作畅通无阻。造物主的慈爱和大能在此显出何等长阔高深!其奥秘之奇,实在令人难于测度!

  当 神创造了完美的自然界之后,祂慷慨地把管理、治理、修理、看守大自然,以及其中万物的这一重任委托给人类。然而,人类不但没有履行造物主的吩咐,反而把这个美丽的生态环境给破坏了。

  1992 年 6 月 3-14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庐( Rio de Janeiro, Brazil ) 召开了第一次全球高峰会议,一共有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包括 142 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主持该会议的联合国官员 莫里斯 · 斯特朗( Maurice Strong )在开幕式上,要求与会的 700 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和 3500 名各国代表起立:“为地球默哀两分钟!”

  为什么要为地球举行默哀呢? 因为联合国 “环境与开发组织”( UNCED )的调查研究《世界环境报告: 1972-1992 年》( World Environment Report :1972-1992 )令人触目惊心:“自从 1972 年 6 月 5 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 Sweden )人类环境会议以来, 20 年来地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系统破坏加速 。 ......现在每天平均约有 100-300 种生物在灭绝!”

  1990 年第 92 期的《牛顿》杂志( Newton Magazine ) 报导:“环境问题,其实就是今日人类危机的总称。全球性的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增多、热带雨林消失、大地沙漠化和海洋污染等,都是人类过度开发和滥用化学物质所造成的恶果。 ...... 地球正感染一种环境恶化的症候群,不论是已开发国家的富庶背后,抑或是开发中国家的贫困背后,都在进行着各种环境的破坏,连一贯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气层, 今日也受到了污染和破坏!”台湾清华大学(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Tai Wan )王俊秀教授、博士( Prof. Dr. Juju Chin - Shou Wang ) 在 1992 年 6 月 10 日的《中国时报》( China Times )指出:“自从 1989 年起,世界末日的时钟将环境列为地球朝向死亡的指标后,环境问题已不是脏的问题,而是全球生命的存亡问题。”

  1985 年,科学家已经证实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锐减 50% 左右。其后,臭氧层破洞的范围一年比一年大, 1992 年科学家测定臭氧层破洞的面积竟然相当于美国国土那么大,其深度相当于珠穆朗玛山( Mount Qomolangma ) 那样高。 1992 年上半年,多国科学家又测定证实,北极上空已经有 40% 的臭氧分子被破坏。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上空的臭氧层产生破洞呢?科学家发现上空这些异常区有大量的氯原子( Cl )存在。美国太空总署著名大气科学家 安德鲁 · 华生博士( Dr. Andrew B. Watson )指出:“氯是破坏臭氧分子的罪魁祸首!” 然而,这个氯原子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根据高空取样分析,氯原子来源于氟利昂( Freon Gas ),其学名为 Chorofluorocarbons ,简称: CFC 。

  CFC 气体,主要来自于石化工业、煤炭工业、汽车工业,以及新兴的冷冻工业所排出的废气。火山爆发时产生大量火山灰,深林大火时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林灰,战争时所用的各种大量炸药,核武器的试验,以及核电站中核废料的泄漏等。科学家计算,每年经由这些工业等排出的 CFC 气体,竟然高达 70 万公顷以上,它们一经上升到同温层里,就在那里稳定地停留下来,时间一久,在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下, CFC 就分解出氯原子。

  氯原子是卤素中第二个最轻的元素,其原子价为 -1 ,原子外围有七个电子,非常容易吸引一个电子而呈八个电子的稳定状态,此时它的化合价为 -1 。所以,它性非常活跃,它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元素直接化合而成为氯化物。当它靠近臭氧层时,其臭氧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就会与它形成氧化氯( Cl2O ),然后引起连锁反应,在氯原子失去它的活性之前,它一共可以破坏一万个臭氧分子。所以,它是臭氧层的害群之马。

  紫外线能使植物枯萎,势必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2000 年 11 月的《海牙全球气候变迁会议》( The Hague, Holland ) 指出,“联合国气候变化纲领公约大会于 1997 年在日本京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 Kyoto Protocol, Japan ) ,它提出到 2008 年,最迟到 2012 年时,全世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比 1990 年的排放量减少 5. 2% 。但由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对《京都议定书》持观望态度,京都大会以来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20% 。” 对整个地球的生存来说,今天科学家们惊呼:“狼来了”。

  其实,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世界上有人就已经惊醒地响起了同样的呼声。全球最大的污染制造国家美国,却要求实施可向其它国家购买“污染额度”( Pollution Quantity )的措施。(所谓污染额度,指的是类似美国这种工业发达程度高的高污染国家,向已经达成污染管制目标或享有较多污染排放量的国家购买污染余额)。 不久前参加《海牙全球气候变迁会议》的 180 个国家中,到目前为止,只有 29 个国家签署了 1997 年在日本京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自从 1997 年的《京都议定书》会议以来,绝大部分承诺打“狼”的人们却迟迟没有付诸行动,甚至连如何行动都没有一致的办法。 2000 年 11 月 26 日《海牙全球气候变迁会议》终于结束了,它和以往几次会议一样,不能达成任何协议无果而终。2001 年世界最大的工业国美国自私地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因为乔治 · 布什总统( USA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1946- )厚颜无耻地说:“美国经济优先,美国人民优先。” 地球只有一个,臭氧层也只有一个。这个臭氧层每天都在加剧地被破坏着,世界粮食产量也势必日见减少。医学界当今报道:靠近南极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在 21 世纪的第一年度里,人群中皮肤癌发生率比任何往年都高。毫无疑问,当有一天,臭氧层失去它的功能时,地球以及其中万物的寿命也到死期了。

  3.3 温室效应对农作物等的影响

  科学家已经证实,地球早已开始“人为地暖化”( Man-made Warm ),即人类活动对天气产生不良影响。这就是今天大家谈论的所谓“温室效应”话题。它是因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之故,即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等,与来自人类大量使用汽油、燃烧矿物燃料和飘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结合,足以干扰地球的太阳能场,从而导致气温不断上升之故。英国科学家表示,全球气温将在未来 10 年内迅速增加,上升速度更比科学家所预测的为快。温室效应会使土质下降、水质恶化、生物不再多样化、树木衰退、沙漠更加干燥、气候更加恶劣等。科学家指出,如果温室效应再不改善,非洲、印度和南美洲等国家的农作物产量将因干旱而日渐减缩,使粮食问题更为严重。温室效应遍布全球,没有一个角落逃避得过。2001 年 2 月 19 日,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化小组”(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简称: IPCC ) 在日内瓦( Geneva )的报告显示,由于地球暖化效应,出现更多如飓风、台风、洪水及旱灾等“畸形”气候,而受打击最深地区将出现大规模人口迁移及可能致使大量人口死亡;蚊虫活动范围扩大,疾病风险性将升高;栖息地毁灭之后,许多物种将告灭绝等。一名南韩研究人员指出,日本海正面临缓缓走向死亡的命运,是因为由于全球气温变暖,从而扰乱了将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氧气,带入深海的复杂海水对流过程。任职于日本南部九州岛应用机械学研究所( Applie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uth Kyushu, Japan ) 的南韩海洋物理学家伊钟焕博士(音译: Dr. Zhong Huan Yi )指出,海水对流正逐渐减弱,威胁到整个生态环境过程。他说,目前在水深 2500 公尺深海处的含氧浓度减少速度,势必导致氧气在 350 年内完全枯竭。

  3.4 洪水灾害对农作物等的摧残

  在 1993 年中,全世界共有 52 个国家发生洪水灾害。1994 年中国发生了几乎遍及全国的特大洪水灾害,所造成的农作物、生命、财产等各种损失根本无法计算。现在世界各地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洪水灾害的新闻报道。 1998 年,中美洲遭受飓风“米奇”( Mitch )的袭击,约 1 万人死于洪水和泥石流,其中洪都拉斯( Honduras )和尼加拉瓜( Nicaragua )受灾最为严重。 2000 年 11 月 21 日报道了在澳洲悉尼( Sydney, Australia )、越南( Vietnam )等地有大洪水灾害; 不久前,英国( United Kiongdom ) 以及希腊( Greece )等国也有大洪水灾害的报道。 2000 年有莫桑比克( The Republic of Mozambique ) 、印度( India )、台湾、中国、越南、柬埔寨( Cambodia ) 、老挝( Laos )等国的大洪水灾害。这些大洪水灾害不但造成了国家和老百姓生命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而且直接造成了粮食的大量减产。今天在整个世界范围里到处都有洪水的灾害。 2001 年直到今天为止,世界多个国家每年有多次大飓风、大台风和大洪灾发生,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2005 年中国大陆、台湾、美国等地区多次发生大洪水、大飓风和大台风灾难,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损失相当惨重。

  2005 年 8 月 29 日, “卡特里娜”( Katarina )飓风登陆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 State of Louisiana )、密西西比州( State of Mississippi )、 佛罗里达州 ( State of Florida ) 和 阿拉巴马州( State of Alabama )等地区 。 其中路易斯安那州的 新奥尔良 市( City of New Orleans )整个城市被大水淹没 ,几乎成为一个汪洋大海,死亡人数近千,受伤人数不计其数。报道指出, 飓风前的 新奥尔良 市,是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城市;飓风后 5天的 新奥尔良 市,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坟墓;由于许多有毒物质和各种严重污染物渗透、积留该地区,该地 10年之内不宜居住。 据估计,飓风“卡特里娜” 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将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在 700亿至 1300亿美元之间 。截至 10月 5日,美国官方报道: 4个州死亡人数共 1209人( 其中 路易斯安那州 972人,密西西比州 211人, 佛罗里达州和 阿拉巴马州 16 人 ),可能还有许多人因此失踪。几十万人无家可归,灾后的 新奥尔良 市 重建工作将需要 25年的时间。 据报道,美国动用约 1.3万现役军人和 3.8万国民警卫队队员在以上 3个受灾最严重的州参与救援和维护秩序。许多救灾人员看到那种极其恐怖的场面,有的在哭泣,有的在呕吐。一位美国警官说,在他 30年的警察生涯中,见过无数悲惨的场面,都不惧怕,但这是唯一一次令他胆战心惊的最恐怖事件。 新奥尔良 市 警察面临沉重的压力, 其中有两位受训有素的警官 ﹝ 该警察局发言人保罗 ·阿卡多( Paul Accardo ) 和巡警劳伦斯 ·塞勒斯汀( lawrence Celestine ) ﹞ ,竟然因承受不了那种极其可怕的场面,当场自杀身亡( 他们都是用自己的手枪开枪自杀 ); 数十人交出了自己的警徽提出辞职。 无论是受灾者还是救灾者,需要心理治疗的人,数不胜数。又据报道,受灾地区在灾前正准备举行全世界最大的同性恋游行活动,也是贩毒活动猖狂的大本营之一。报道同时指出,受灾后也反映出美国社会的许多弊病,以及暴露出各种名目众多的打砸、抢劫、贪婪、强奸等罪恶行为;美国局部地区某些人的这种可恶形象,令世界人民大为震惊。然而,令科学家更为震惊的是, “卡特里娜”横扫过后,又回过头来以毁灭性的姿态再次“光临”同灾区。这种规律之外的 飓风 现象,气象科学家们为此大惑不解。 对此,许多评论员及教会牧师公开说:这是人为,也是天谴。

  2005 年 9月 9日,日本由于受第 14号飓风 “彩蝶 ”( Nabi )袭击造成的灾害,以九州( Kyushu )地区为主,有 21人死亡, 6人下落不明,经济损失惨重。

  2005 年 9月 19日始,大西洋飓风“丽塔”( Rita )积聚力量往西移动,所到之处狂风呼啸,大雨磅礴。美国 德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等州的几百万居民因此大逃亡。经济损失相当惨重。这种天灾人祸现象是史无前例的。

  2005 年 9月 26日,第 18号“达维”( Damrey ) 台风 在中国海南省万宁市登陆,这是海南省自 1974年以来最大的 台风 ,“达维”给全省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损失,直接经济总损失达 91.42亿元,因灾死亡 16人。 全省有 18个市县受灾,倒塌房屋 2万多间、损坏房屋 10万多间; 台 风还造成海南电网一度瓦解,导致全省范围大面积停电,海南电网公司紧急启动全国首例“黑启动”( Black Start )。 据广东省 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 的统计, “达维 ”造成了广东沿海湛江、茂名、阳江、江门、汕尾 5市、 19个县 132个乡(镇) 75.4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 1219间;农作物受灾面积 113.66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 44.89千公顷,绝收面积 7.38千公顷,减收粮食 1.34万吨;死亡大牲畜 1.78万头,水产养殖损失 17.64千公顷, 1.02万吨;停产工矿企业 205个,公路中断 153条次,损坏公路路基 81.18公里,损坏通讯线路 53.5公里;损坏堤防设施 597处 247.86公里,堤防决口 90处 0.88公里,损坏灌溉设施 150处。全省直接经济总损失达 4.25亿元,其中水利设施 1.4亿元、农林牧渔业 2.46亿元、工业运输业 0.26亿元。在受灾最严重的湛江市,直接经济损失达 3.33亿元。 在 台风期间, 海南省有 21万人大逃亡,而广东省有十几万人因此逃离家园。这种天灾人祸现象是前所未有的。

  2005 年 10月 2日,第 19号 强 台 风“龙王”( Longwang ) 登陆 福建,滞留 10小时。 截至 10月 8日,福建省 9个设区市、 66个县(市、区)、 582个乡镇、 402.7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 53.7万人,死亡 42人,失踪 6人,全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74.78亿元。各种车辆受淹损毁 7400多辆。福州、厦门、晋江机场被迫关闭, 228个航班取消。 除此之外, “ 龙王” 台 风引发特大暴雨, 2日傍晚造成山洪暴发,武警福州指挥学校训练基地突然受到山洪袭击,部队驻用的两幢民房被冲毁,部分学员被山洪冲走。经 7000多名官兵、公安民警和当地干部群众连续全力搜救,共找到遇难者遗体 86具。 但香港《星岛日报》 5日却指出,当地村民表示山洪爆发时应有约 230名武警学员在基地内。

  2005 年 10月 4日,陕西省渭南市遭受近 24年来最大量级洪水灾害, 暴雨导致 4.8万间房屋倒塌, 11.9万多间房屋损坏, 489.7万亩农作物受灾,另外,该省的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在这次灾害中损毁严重。受灾人口累计为 492.4万,其中成灾人口 359.55万。 这次洪水共造成 38人死亡, 34人失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60亿元。

  2005 年 10月 4日,飓风“斯坦”( Stan )袭击 中美洲( Central America )地区,连日来暴雨成灾,截至 10月 12日,已造成 750多人死亡 ﹝ 危地马拉( Guatemala )、萨尔瓦多( El Salvador )、墨西哥( Mexico )、尼加拉瓜( Nicaragua )、 洪都拉斯 ( Honduras ) 和 哥斯达黎加( Costa Rica ) ﹞ ;另外,在 危地马拉引发土崩,导致大约 1400个人惨遭活埋; 许多人失踪, 3364多个住宅被洪水冲毁,近 200个村落被洪水围困,直接灾民达 2万余人。 无家可归者数以万计以上, 经济损失惨重。

  2005 年 9 月初,哥伦比亚( Columbia )大部分地区连日来暴雨肆虐, 引发泥石流。 截至 10 月 1 日,全国范围内已有至少37人死亡, 30 人受伤,此外有 200 多栋房屋被毁, 2000 多栋房屋受损,受灾家庭超过 2300 户,经济损失惨重。

  因为“温室效应 ”的关系,现实表明, 飓风、台风和 洪水灾害一年比一年多且大。

  2004 年 12月 26 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 腊 岛 以北 海域发生 9级强烈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强大海啸淹没了许多海岛和房屋,许多人因为逃往高山地带或高楼而获救。 2005 年 8 月 29 日, “卡特里娜”大飓风登陆美国时,路易斯安那等州许多人拒绝政府多次撤离命令,结果造成尸横遍野,无数的人受伤;严重受伤者,甚至被建议采用安乐死( Euthanasie )。 2005年 9月 19日,美国 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几百万居民因为 “丽塔”飓风 大逃亡。 2005年 9月 26日,中国海南省和广东省几十万人因为“达维” 台风 大逃亡。 这种现象是前所未闻的。 对此,主耶稣基督在两千年前清楚宣告: 16 那时,在 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 17 在房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 18 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 19 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 20 你们应当祈求,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是安息日。 21 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 22 若不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选民,那日子必减少了。 ( 马太福音第 24章第 16-22节 )毫无疑问,这处经文应验的预兆已经出现了。

  3.5 酸雨增多和热带雨林消失对农作物等的影响

  目前,整个世界范围里酸雨不断增多。酸雨的来源,是因为石化燃料,如石油、煤炭、油页岩等在燃烧时,排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硫( SO2 )和氮氧化合物( NOx )等之故,这两种化合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引起一连串的化学反应,与空气中的氧化合成硫酸( H2SO4 )和硝酸( HNO3 )。这两种酸性物质被混合在空中雨水的微粒之中,然后降在地上,叫作酸雨( Acid Rain )。落在土壤和水中的酸雨会改变那里的酸碱度( PH 值),并且会溶解其介质中的有害金属,从而引起动植物中毒而死亡。 20 世纪 60 年代,自从在 北欧斯堪迪纳维亚半岛( Scandinavian Peninsula ) 发现有酸雨现象开始到现在,酸雨降量正处于不断增加之中,其结果是:陆上动物和海中生物受害、森林植物枯萎、水土质量下降、农作物的收成等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降雨量较多和降雨量较长的地区所繁殖的森林,叫作热带雨林( Tropic Rain Forest )。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南美亚马孙河流域( Amazon River Basin )、非洲刚果河流域( Congo River Basin )以及东南亚地区。总占地面积为 50 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16% 。 神创造这个巨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对人类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1 )它们可以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从而维持全球气候的稳定; 2 )它们提供全球人口呼吸三分之二的新鲜空气; 3 )它们孕育着全球 50% 以上的生物,是人类生活的富源之一; 4 )它们保持着广大的水土不被流失; 5 )它们是人类大量木材和贵重药物需求的来源地。可是,联合国不久前报告指出:“占全球陆地 16% 的热带雨林,目前只剩下 6% ,近年来被人为地砍掉 10% 。” 1991 年的《牛顿》杂志报道:“热带雨林正以每年 1130 万公顷的速度消失着。 ...... 大约以每秒钟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面积被消失掉。”世界上这些大企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便以廉价砍伐热带雨林,作为木材、建材和造纸材料等用途,以供应不断增加的经济需要。这种暂时的经济利益却造成了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永久性破坏。根据有关专家估计,已经被砍掉和烧毁曾占地球陆地面积 10% 的热带雨林,若要重新补植回来恢复原来的样子,在时间上实在需要无数年的光景。我们可以用二个字来说明人类为什么继续如此破坏 神创造这个美好的自然环境 -- 自私。

  3.6 大地沙漠化和全球气温及水位上升对农作物等的影响

  土地拥有的生物生产力减退乃至破坏,最后就变成沙漠状态。在这过程中,土地中的水分和营养渐渐失去,新植物无法生存,旧的植物又相继枯萎死去,最后成为一毛不存的荒地,叫作沙漠( Desert )。根据联合国的研究报告:在全球的陆地面积上,沙漠占地高达 34 亿 7 千 500 万公顷,目前正在以每年 600 万公顷的速度扩展着。 37 除此以外,地球上目前有三分之一的陆地呈现干燥或半干燥状态,正在受着沙漠化的严重影响。

  全球气温早已开始不断变暖,即气温上升。英国科学家表示,全球气温在未来 10 年内会迅速增加,上升速度更比科学家所预测的为快。天气预测及调查中心透露一项令人震惊的发现:到 2050 年,全世界的土壤和树木便会出现衰退迹象,土地更会变成温室气体的放射体。科学家早期预测,到 2100 年,气温将上升摄氏 4 度(华氏 35. 6 度),但是,他们又说,到时全球气温会比预计的气温高 2 度。另有科学家指出,百年内地球将升温摄氏 6 度。这一切将使沙漠更加干燥,气候更加恶劣。联合国 2001 年 2 月初报告,由于温室效应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 3000 亿美元。联合国又预测,澳洲维省将会长期干旱,未来 50 年,澳洲著名的大堡礁也可能因海水温度上升而被杀死。 2004 年 9 月 8 日报道,联邦澳大利亚科学院(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简称: CSIRO )和气象局( Bureau of Meteorology, Australia )预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省( New South Wales )沿海平均气温到 2030 年将上升 2 度,到 2070 年将上升 6.5 度;预测并指出,降雨形态将更反复无常,更难于预告,冰雹会更经常出现。这意味着更大更多的自然灾害将不断出现。有关专家说,中国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由于温室效应的缘故,北极圈的冰层和冰川正在不断溶化。更有科学家指出,到 2080 年,北极圈的冰层会全数溶化。现在已有专家发现,珠穆郎玛峰峰顶的雪面高度, 30 多年来一直呈现系统性下降趋势,并认为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2002 年 4 月 16 日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警告:喜马拉雅山上的冰川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加速融化,在未来 5-10 年时间里,近 50 个高山湖泊水位正迅速上升,可能决堤泛滥成灾,将造成数百万美元经济损失,数万人的生命受到威胁, 20 亿人的生活面临着影响。在 1985 年,尼泊尔( Nepal )一个高山湖( High Mountain Lake )泛滥,大量湖水从高山冲下,损毁了 14 道桥梁和发电厂,令发电厂损失 150 万美元。冰川融化问题亦不限于尼泊尔和不丹( Bhutan ),其它国家也有同样的情况发生,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University of Colorado, USA ) 的专家最近发现:阿拉斯加( Alaska, USA )西岸和加拿大北部的冰川也正在加速融解。冰层、冰川和高山上的雪不断溶化,海平面的水位就会相应升高,低纬度和赤道地带的许多岛屿将会被淹没,而广阔的海岸线之濒海地带也将会被埋没在海水之下,从而使陆地面积减少。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 The National Snow & Ice Data Center ,简称: NSIDC )的科学家在 2002 年 3 月 19 日指出:南极洲东海岸附近一块面积为 3250 平方公里的拉森 B 陆缘冰架( The Larsen B Ice Shelf ) ,已经完全瓦解,分裂成数千个冰山。这是 30 年来发生的此类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这预示着南极洲的冰河流量将增加,全球海平面将上升。 2000 年 12 月,英国《独立报》 ( Independent, UK ) 报道,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 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 )政府前天向国内约克公爵群岛( Duke of York Islands )的 1000 名居民宣布,由于全球暖化令水位上升,他们将要迁徒至附近地势较高的岛屿,令他们成为全球首批因全球暖化问题而被迫迁离家园的居民。报道又说,该群岛目前正以每年 11. 8 英吋的速度被淹没。部分村民已经丧失家园。预料多至 4 万名约克公爵群岛的居民因此将要迁离。灾祸!约克公爵群岛居民的疏散行动不过只是揭开人间悲剧的一个序幕而已啊!

  3.7 飓风和台风增多、增强和降雨量不均对农作物等的影响

  由于人类不断地破坏整个自然环境,使之恶性循环下去。现在,传统气象学的天气预报,在面对这样一个越变越怪异的大自然面前,也越来越束手无策了。

  2000 年 11 月 15 日对加拿大北极区的当地人来说,从来没有“雷电”( Thunder )这一回事,然而气候的转变将为他们的字典里添上这两个新字。从前冰天雪地不可能听到的闪电打雷声,居然也光顾北极圈了。科学家指出,北极上空的雷暴正是气候转变的新证据。

  现在,世界各地飓风、台风越来越多、且强。不但如此,现在的飓风、台风常常好象跟人玩捉迷藏一样,令现代高科技气象仪器和科学家们难于琢磨、暇于应付,事前不能给予准确预报。现在的飓风、台风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着大地,使国家和人们的财产、生命受到严重的损失和威胁。大飓风、大台风一来,农作物和植物等所受到的影响常常是巨大的。

  2002 年 9月 26日,墨西哥( Mexico )遭遇 “伊西多尔 ”( Isidore )飓风袭击, 造成 8人死亡, 150人失踪。当地居民的财产以及农牧业、家禽饲养业和海洋捕捞业遭受严重损失。

  2002 年 10月 3日, “莉莉 ”( Lili )飓风逼近美国海岸,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萨斯州的近 50万居民 10月 2日被迫紧急撤离,有些人已经是一周内第二次接到撤离命令, 飓风袭击后造成经济损失相当惨重。

  2002 年 10月 25日,墨西哥遭遇 “肯纳 ”( Kenna )飓风袭击, 飓风以每小时 210公里的速度扫过墨西哥西部地区,大约 2万名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在飓风袭来之前撤离了这一地区。 巴亚尔塔港一片狼籍, 经济损失惨重。

  2003 年 5月 13日,马达加斯加( Madagascar )遭遇 “马努 ”( Manu )飓风袭击, 造成 23人死亡, 4人失踪, 2万余人成为灾民,经济损失惨重。

  2003 年 9月 7日,英国百慕大( Bermuda, UK )遭到 50年未遇的大飓风袭击, 4人失踪, 2.6万个家庭停电 , 经济损失惨重 。

  2003 年 9月 19日, “伊莎贝尔 ”( Isabel )飓风袭击美国, 造成约五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03 年夏季,许多欧洲国家遭受热浪袭击。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 Holland )、比利时( Belgium )、葡萄牙( Portuguese )和西班牙( Spain )等国家,共约 3万人直接或间接因高温而死亡。在印度、孟加拉( Bangladesh )和巴基斯坦( Pakistan ),一场热浪夺走了 1500人的生命。在澳大利亚,由于旱灾和高温引发山林大火,烧毁了 300万公顷的林木。

  2003 年,斯里兰卡( Sri Lanka )遭遇 飓风袭击, 250人死亡,经济损失相当严重。

  2003 年,世界气象组织(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 简称: WMO )报道,在 1944年至 1996年间,平均每年只有 9.8个风暴形成。而 2003年,仅大西洋( Atlantic Ocean )就有 16个风暴形成,数目远超 1944-1996年的平均数。报道同时指出,自从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的热带气团数目一直在显著增加着。

  2004 年 3月 29日,飓风 “ 卡特里娜 ” ( Katarina )袭击巴西( Brazil ), 至少造成 2人死亡, 35人受伤,并有数万座民居被毁 , 经济损失惨重。

  2004 年 5月 7日,印度南部遭遇飓风袭击, 至少造成 50人失踪,另有约 2000人无家可归 , 经济损失惨重。

  2004 年 7月 17日,俄罗斯贝加尔湖( Lake Baikal, Russia )遭遇飓风袭击, 6人死亡 , 并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2004 年 8月 14日,飓风 “查理 ”( Charl )登陆美国, 估计经济损失达 150亿美元。

  2004 年 9月 6日,飓风 “法兰西斯 ”( Francis )袭击美国, 9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达 20-100亿美元。

  2004 年 9月 18日,飓风 “伊万 ”( Ivan )肆虐美国, 45 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达 30-100亿美元。

  2004 年 10月 6日,飓风 “珍妮 ”( Jeanne )袭击海地( Haiti ),造成 3000多人死亡 , 经济损失惨重 。

  2004 年,西太平洋( West Pacific )酝酿了至少 23个飓风,其中有 10个飓风袭击日本,多处灾情非常严重,超过 170人死亡,经济损失相当严重。

  2004 年,多次飓风、台风和洪水严重袭击东南亚地区,约有 3000万人受影响,其中孟加拉国的灾情最为严重。许多人无家可归,大约 3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超过 1300人死亡,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2005 年 1月 18日,瑞典( Sweden )遭遇罕见飓风, 11人死亡,森林遭毁面积至少达 7500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瑞典克朗。

  2005 年 9 月 5 日, 中国 今年 受 第 13 号 太 风 “ 泰利 ” ( Terry ) 影响,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等 5 省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严重暴雨、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截至 9 月 5 日统计,此次灾害过程因灾死亡 95 人,失踪 30 人,直接经济损失 121.9 亿元 人民币 。其中安徽受灾较为严重,死亡 59 人,失踪 12 人,直接经济损失 27.5 亿元。

  2005 年 10月 24日,飓风“威尔玛”( Wilma )以每小时 200公里的风速登陆美国佛罗里达州,几十万人因此大逃亡,造成至少 6人死亡, 600多万人失去电力供应。它给佛州造成了 20亿至 9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这是自 1950年以来令该地区遭受破坏最严重的风暴。

  ……

  日内瓦国际红十字红新月联合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Geneva ) 于 2005 年 10 月 5日发布世界灾害报告说,2004年全球因自然灾害丧生的人数高达到25万,是2003年的3倍多,2002年的11倍,也是1994-2003年平均数的3倍。 2004 年全球受灾总人数是 1.46亿。各种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是洪水,孟加拉国、印度和中国共有 1.1亿人因洪水受灾。 2004年共发生自然灾害 719起,是近 10年来第三个自然灾害最多的年份,经济损失大约在 1000亿美元至 1450亿美元之间。

  现实表明,整个大自然的气候环境正在急剧地变化着,令人难于应对,本来该下雨的地区不下雨,成为旱灾;不该多下雨的地区却成为暴雨洪灾。本来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是,现在已经开始乱套了。这个可怕的世代啊,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呢?!

  3.8 发展中国家土地的大量滥用和开发对粮食产量等的影响

  现在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他们正在大量毁田开路修建楼房,这造成了大量耕地面积的减少,从而影响农产量。有人说:一块 100 平方米的土地,用来种粮食,养活不了几个人,用来种蔬菜水果,收入比种粮食高得多,但把它用于智力生产,创造的价值又是种蔬菜水果无法企及的。对提高经济效益来说,这种理论确实没错,但是,粮食在哪里呢?

  联合国 2001 年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天灾(风灾、水灾、寒灾、旱灾、地震等)和人灾(主指战争等)的双重打击,全世界有 8 亿人口营养不良。联合国负责行政管理事务副秘书长凯瑟琳 · 贝尔蒂尼女士( Ms. Catherine Bertini )说:“营养不良的情况是一代传一代,永无休止。”

  国际红十字红新月联合会于 2005年 10月 6日 警告:非洲南部将遭遇严重饥荒。

[@more@]

«上一篇:阿桐传福音[三十一]:《圣经》对末世的预言[2]   下一篇:阿桐传福音[三十三]:《圣经》对末世的预言[4]»

评论(0) 点击次数(5263)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